三伏天气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


三伏天气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

文章插图
三伏天气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
从夏至日开始计算,使用的是中国传统历法“天干地支”纪日法 。
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,依照干、支纪日的排列,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。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。
初伏(10天)、中伏(10~20天)、末伏(10天),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。
庚日是什么
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。
庚日的“庚”字是“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,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。从夏至开始,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,第3个庚日为初伏,第4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。
三伏天是什么意思
伏即为潜伏的意思 。“三伏天”的“伏”就是指“伏邪” 。
即所谓的“六邪”(指“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”)中的暑邪 。人们常说的“伏天”,也就是指农历“三伏天” 。
三伏天为什么这么热
1,入伏后,地表湿度变大,每天吸收的热量多,散发的热量少,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,所以一天比一天热,进入三伏,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,天气就最热 。
2,另外,夏季雨水多,空气湿度大,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,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。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,在副高的控制下,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,使天气晴朗少云,有利于阳光照射,地面辐射增温,天气就更热 。
【三伏天气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】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