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|如何判断眼睛里有虫子,不确定眼睛有没有进虫子( 二 )


怎样判断眼睛里是否有线虫 我也看到了
怕怕的3日下午2点, 扬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来了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, 啼哭不止 。 家长反映, 孩子老是揉眼睛, 细心的妈妈发现里面好像有“虫子”蠕动 。 结果, 孩子妈妈真的没看错,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虹花了3个多小时, 从婴儿眼中“挑出”15条白色线虫!最长的达18毫米, 细如白线, 挑出来后被医生放在生理盐水瓶里, 虫子还活跃地游来游去 。 专家表示, 孩子眼里有这种白色小虫, 这在他们医院尚属首例, 外地临床也属罕见, 究其原因, 其实是宠物惹的祸!婴儿爱闹竟是“小虫”作祟, 眼里线虫还游来游去经询问, 来自仪征陈集的患儿父母近来老是发现, 8个月大的孩子特别爱哭闹, 还不停地揉眼睛, 但万万没有想到孩子的眼里竟然“长了虫子” 。 一次, 小孩母亲喂奶时, 凝神看着怀中的孩子, 猛地发现孩子眼里好像有“虫子”在蠕动 。 因为不放心, 就到当地几家医院就诊, 都被拒绝了 。 医生从来就没见过这种病例, 无法诊治 。 无奈之下, 家长抱着孩子来到苏北医院眼科找专家救治 。 王虹医师凭借临床经验, 初步判断孩子得了结膜吸吮线虫病, 一定是家里养了宠物猫狗之类, 人畜共患 。 一问孩子父母, 果然家里养了猫、狗 。 而孩子眼里的虫, 显得特别“活跃”, 一碰触就“跑”得飞快, 一会儿蠕动到眼睛边上, 一会儿又“游”到眼睛中间, 一会儿露出个“小头”, 一会儿又缩回去“躲”起来了, 取出非常困难 。 再加上孩子太小, 不配合, 躁动不安, 更加大了取出虫子的难度 。 有经验的王虹让孩子母亲喂奶, 原本躁动不安的婴儿逐渐安静了下来 。 王虹耐心地用棉签轻轻擦拭婴儿的眼睛, 挑出了一条 。 过了不久, 又发现一条, 再细心挑出 。 就这样不停地挑着, 一个半小时竟挑出了13条白色线状条虫, 最长的有18毫米, 最短的也有10毫米长 。 王虹最后发现, 还有两条虫子在内侧结膜, 极其“顽固”不肯出来 。 她坚持“打持久战”, 不急不躁, 一直到下班时分才把最后两条虫子挑了出来 。 果蝇充当“媒介”, 线虫寿命可达2年以上由于这种线虫并不常见, 苏北医院眼科赶紧联系了扬州大学农学院陶建平教授, 把样本送去请其进行化验、鉴定 。 昨日, 陶教授鉴定该线虫的“学名”为结膜吸吮线虫, 和王虹当初的判断不谋而合 。 据了解, 该虫属卵胎生, 主要寄生于犬、猫等动物的眼结膜囊及泪管内, 而果蝇通过舐吸人(多为人在睡眠状态时)或其它动物眼部时, 则会成为传播媒介, 将幼虫传播给人及其它动物 。 专家介绍, 果蝇和苍蝇是“近亲”, 果蝇是果蝇科小型蝇类的统称, 一般只在腐烂的瓜果和发酵物周围飞舞 。 果蝇广泛地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 。 据介绍, 结膜吸吮线虫的幼虫经15~20天发育为成虫, 成虫寿命可达2年以上 。 王虹医师告诉采访人员, 这种虫子寄生于人眼, 引起结膜吸吮线虫病 。 因此病多流行于东南亚地区, 又被称为“东方红眼病” 。 提醒市民也要给宠物查查眼睛“当时我看到这个婴儿眼睛里有15条线虫, 花了一些时间后, 都给挑出来了, 我估计可能还有, 所以我建议孩子的家人过几天再来一次, 争取完全清除 。 ”王虹告诉采访人员, 婴儿由于不会配合, 可能会有“漏网之鱼”, 如果是大人, 在氯气灯下, 所有的线虫会看得很清楚 。 眼睛里有了这种虫子, 不会表达的孩子一般表现为爱哭闹, 烦躁不安 。 而大人则会觉得眼睛里有“异物”, 有刺痛感, 很不舒服 。 “一般少量感染不会影响视觉, 但如果数量多的话, 就会影响视力 。 而且, 虫体游动还可能引起眼肌腱损伤 。 所以, 一旦眼睛里有了线虫, 如果不治疗的话, 后果也会很严重 。 ”王虹说, 如果不及时取出, 线虫会钻进睑板腺(俗称的眼皮)内, 很容易大量繁殖并坏死, 就会导致眼睛发炎、红肿 。 虫体钙化后还堆积在角膜后面, 对视力产生影响 。 专家提醒养宠物的市民, 一定要对宠物进行定期检查, 加强对犬猫寄生虫的防治 。 “有条件的话, 可以去动物医院给宠物检查检查眼睛, 如果有虫子, 就及时挑出来 。 不过, 再乖的猫狗也不会老老实实地配合动物医生, 所以, 搞好环境卫生和宠物的‘个人卫生’, 让虫卵无处安身, 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。 ”王虹说 。

推荐阅读